其他
《人间三角》评论|我的朋友上热搜了,但她高兴不起来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间三角 Author 西坡
我的朋友Jing,在做一部叫《明日之食》纪录片,关注的是食物问题。她最近遇到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找我吐槽,我们交流之后一致认为,这是观察当今时代真相的一个切口。
她们在中秋节前后做了一个“零废弃月饼大作战”的活动,鼓励市民把多余的月饼捐出来,然后邀请大厨把这些月饼改造成美食,未使用的月饼则寄到“食物银行”,派发给需要的人们。
活动官方链接在这里:《中秋特宴:零废弃月饼食谱,与你共同分担卡路里》。挺有趣的,大家可以关注一下。
我看下来,这不是一个多大的活动,贵在创意。Jing和她的小伙伴,是想通过这个活动激起大家对食物浪费现象的关注和讨论。
没想到的是,活动结束几天之后,有朋友发现这事上微博热搜了,并提醒他们去蹭热度。短暂的兴奋过后,他们发现事情不对劲。
活动虽然上热搜了,但他们作为策划执行团队,根本就没有被看见,也没人联系他们。很多媒体都在转发,但都是复制粘贴。甚至有家媒体根本没派人到现场,却在文章中写“记者在现场看到……”。
总之,活动上热搜之后,大家都在蹭热点、分食流量,但没人对活动真正的价值和背后的故事感兴趣。这就导致虽然网上讨论得很热闹,但网友的兴趣点和活动宗旨发生了很大的偏差。
众所周知,新浪微博的热搜是一个很有权力的产品,能在相当程度上左右舆论场的方向。这样一场活动能上热搜,按说是莫大的成功,策划团队正好跟大众来一波沟通,好好宣导一下理念。但是Jing却无奈地发现,自己的热搜还要亲自去蹭,关键还蹭不上。
吃瓜群众议论一番,留下一地瓜皮,扬长而去。“大家听我说……”“你是谁?”“我是……”“不关心”。
网友总说,这个人这个事太重要,必须预留热搜位。问题是,上了热搜又如何?至少Jing的经历告诉我们,上了热搜也没啥用。因为话筒没有递给真正应该说话的人。
在我看来,Jing遭遇的并不是偶然现象。
传统媒体时代,舆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是清晰的、可预期的。社交媒体时代,舆论世界和现实世界渐渐脱钩,现实世界虽然仍在为舆论世界提供素材,但舆论世界越来越不关心现实世界了。
现在不管出现什么事,所有人都急于展示立场。不管是普通网友还是媒体、自媒体,说的都是“我支持”“我反对”“我被感动了”“我被激怒了”“我认为就是这样”“你竟敢认为是那样”。没人关心世界的真实模样和真正做事情的人。
舆论空转,流量为王。
我们点开很多热搜,都会发现无数的账号都在做无病呻吟的表演,“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事很重要,那么我也说两句”。
不知从何时起,机构媒体也失去了对新闻事实的兴趣,进而失去了新闻生产能力。于是媒体变成网络热点的跟屁虫和传声筒。
如果说上热搜也没鸟用,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,对“舆论治国”寄予了过高的期望?
或许从传统媒体时代起,新闻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自我感动。社交媒体将一切清零,则逼迫我们面对现实:舆论场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,里边有太多的偶然、误解与操纵。
大街上有个人流鼻血了,只好仰起头,别人以为他在看天上的什么奇异风景,于是纷纷跟着抬起头,一边看一边议论……
没人会想起给那个倒霉蛋递张纸巾。
最后我还是想对Jing这样用心做事的朋友说,不用灰心,但我们需要换一个方式跟这个世界对话。
零废弃月饼大作战:月饼改造工作坊来喽~~中秋特宴:零废弃月饼食谱,与你共同分担卡路里
何为《明日之食》
一部探索人与食物美好未来的影响力纪录片。
人如其食——我们每天吃的是什么,反映出我们的生活状态;
而食物背后的问题及应对方案,则勾勒出当下社会的痛点和趋势。
食物,不仅维系着我们的生命,
也许还是解决个人及社会问题的一个入口,
更是重建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起点。
新冠疫情提供了一个改变的契机,
在内卷日趋加重的后疫情时代,
一群年轻人将带着普通人的困惑,
踏上寻访全国各地“食物行动者”的改变之旅。
何为“明日之路”
“明日之路”行动小组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行动团体,
聚集了一些关注可持续生活的年轻人,
我们想以共创的形式一起探寻“明日之路”。
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制作纪录片《明日之食》,
如果你愿意成为“明日之路”行动小组的志愿者,
欢迎和我们联系!